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重要论述,准确把握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发展的改革方向,深度聚焦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,切实发挥青少年宫作为少先队迈向社会的重要支点作用。10月29—30日,晋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少先队员走进大阳古镇,开展“童心向党”少先队主题实践教育活动。
“不知礼,无以立也。”活动伊始,队员们穿上汉服,接受“礼”的熏陶,感受“礼”的仪式。
庄严的仪式让队员们深切感受中华礼乐文化之内涵,领悟礼的真谛,践行尊师之礼、为人之礼、形象之礼,从而懂得恭敬、包容,成为一个恭敬有礼、知书达礼、谦虚懂礼的好少年。
汉字,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标记,承载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。在老师讲述活字印刷的历史、具体工序和制作流程后,孩子们将一个个方块字排版、校对、上墨、印刷,近距离感受活字印刷术的魅力。
油墨抹过、书香四溢。一张张宣纸上显示出深浅不一的古朴墨迹,一方小小的活字,镌刻出中华千年的风流底蕴。拿着自己的作品,闻着浓浓墨香,少先队员们成就感满满。
新颖有趣的活字印刷体验,不仅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文字之美,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在增强体验感和角色意识的同时,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。
“世界的面食在中国,中国的面食在山西” 。山西被誉为“世界面食之根”,其种类繁多不胜枚举。队员们在面点师傅的带领下,了解面点的制作过程,学习制作面点的技巧,感受面到面点的变化过程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。听了面点师傅的讲解后,队员们将丰富多彩的想法融入到小小的面团中,亲手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的面点作品。
大阳是一个因煤而兴、因铁而富,因针而名、因官而显的千年古镇,被誉为“煤铁之乡”“九州针都”“中国古城镇的活化石”,充满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韵味。
日落月升,夜幕降临,古镇的灯火亮起来,瞬间披上了金色的盛装。队员们夜游古镇,欣赏“煤铁之乡”的非遗传承表演——“打铁花”,见证大阳古镇冶铁制针业的璀璨光辉。
下一步,晋城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不断丰富拓展实践活动项目和载体,充分发挥少先队的组织育人优势和实践育人特色,大力构建新时代少先队社会化工作体系,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听党话、跟党走,让少年儿童在主题鲜明的实践体验中接受熏陶、增长才干。